这一期给大家讲一个更加好玩也更加有用的东西:不同混合模式下的色彩性质分析。今天讲的内容可以说应用非常广泛,并且效果非常出众,可以让大家充分了解到混合模式的魅力
混合模式大家都有过一定的了解,比如正片叠底模式、滤色模式以及上一期的色相混合模式。
混合模式是PS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因为PS是基于”层”的概念,而混合模式本身又是依赖于“层”存在的,所以说,一些非基于层概念的图像处理软件也就没有这个功能了,比如LR等。
混合模式过于强大,在抠图、计算、滤镜、调色、曝光等领域中都有很广泛的应用,今天我只取一点:色彩,否则范围太广,等同于白讲。
我今天主要讲以下几种混合模式:
正片叠底、滤色、柔光、色相、颜色。
这几种混合模式可以对画面的色彩、曝光产生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影响,基本上可以实现常规的色彩调整。
先讲正片叠底。
我们先看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的特征是什么?
大家听我讲了这么久的后期,应该有一定的后期直觉了,首先感觉到的应该是:画面比较油润,没有明显的高光,高光部分泛蓝。
我们看一下直方图:
这个可以通过高光压缩曲线得到。
原图是这样的:
直方图是这样的:
很明显,原图看起来就少了一分油润,因为高光部分显露出来了。
我们如何只通过一步就实现图像的转换呢?
就像这样。
那么,我们总结一下正片叠底这种混合模式,在使用纯色的情况下会发生的变化:
曝光会呈现出高光压缩的特征,色彩层更容易影响到高光部分。
我们继续看:
这两张图的后期特征是什么?显而易见的是:低光压缩。
当然,还有一个色彩变化过程。
对比原图,你很容易发现曝光和色彩的变化。
直方图我就不列了,很简单的就是低光部分缺失了,有使用低光压缩曲线的效果。
所以,滤色模式+纯色层的模式下的特征就是:
曝光会呈现出低光压缩的特征,色彩层更容易影响到低光部分。
通过上面两类混合模式,我们来总结一下混合模式的优势:
可以同时调整曝光与色彩,通过色彩层、混合模式以及不透明度三者共同调整,可以大大提高色彩的可控性。
接下来看一下柔光模式:
这是刚才那一幅图,和明显,整体的色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曝光似乎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它的图层结构是这样的:
当然,它的升级版本是这样的:
大家注意观察,我用了两个色彩层,并且并且最上面那个色彩层使用的是滤色模式,这就是典型的“组合型”混合模式,它通常使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混合模式,彼此补充,从而制造出更好的效果。
所以,柔光模式+纯色层的模式下的特征就是:
色彩层会影响到整体的画面,可以很好的营造色彩基调。
接下来,再看一下色相混合模式:
其实,我在上一期讲的定向分离就是色相混合模式的运用,那么,我们这里的区别在哪里呢?
上一期的定向分离,我们针对的是特定色彩,换言之,我们要先吸取色彩,然后再使用色相混合模式,但这里就不一样了,我们无须吸取色彩,而是直接使用特定色,这就是本质区别。
我在这里先讲一个色相混合模式的特征:
通过上面这图可以看到,色相混合模式对于灰色是不产生任何作用的。
所以说,你使用色彩层时,针对的对象不能是黑白色彩。
与之相对应的色彩混合模式,它的效果是这样的:
很明显,你可以看到,色彩混合模式下,黑白色彩也可以被影响。
那么,这二者的区别应该十分明显了。
色相混合模式对黑白色彩无效,而色彩混合模式则对黑白色彩有效。
因此,我们针对同一幅图片进行调整时,你会发现色相混合模式下影响的区域是局部特定的,因为它对画面中的偏灰色部分的影响十分有限,而色彩混合模式则不同,它会对图片的整体都产生影响。
根据这幅图你可以明显发现他们的区别,上面是色相模式,原本是灰色的墙壁并没有受多大影响,而下面的颜色模式,可以看到墙壁变成了蓝色。
以上这些都是引子,其实最重要的还是:
我们该怎么用它们?
下面,我就总结了一下它们的适用范围和各自的优势:
正片叠底:
可以用于营造安静的氛围,类似于高光压缩曲线的效果,色彩层更多的影响到图片的高光部分。
滤色:
可以营造胶片的味道以及空气感,类似于低光压缩曲线的效果,色彩层可以更多的影响到图片的阴影部分。
柔光:
可以影响照片的整体色彩基调,但是它不及色彩模式对画面色彩的改变程度,整体的效果柔和、自然,使用比较广泛。
色相:
一是可以分离色彩,二是通过运用一些典型色彩,可以很好的营造色彩氛围,无论是中性色,复古色,胶片色,偏差色都没有问题。
色彩:
可以较大程度改变照片的色彩外观,可以用来营造单色图片,可以用来统一图片的色彩,不透明度可以用来控制色彩的统一度,不透明度越高,色彩的统一度越高,但通常情况下,我们一般不会设置太高的不透明度,以此来实现色彩层与原图的色彩融合。
使用技巧:
一、合理使用不透明度。
二、合理定义色彩层的色彩。
三、学会使用“混合模式组”,即通过多种混合模式共同作用,调整画面的整体效果。比如运用色彩模式改变色彩外观,然后再使用柔光模式进行渲染,然后再使用滤色模式营造空气感,三个图层合理调整不透明度,达到最佳效果。
例如:
上面这几种混合模式都有一套对应的“标准色”,它们是我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套色彩,适用范围比较广泛。
同时,也还对应着一套“组合色”,以后有机会再介绍给大家。
因为时间关系(主要是懒),很多地方还是讲得非常仓促,很多东西也没有讲出来,只能大家多多去通过实践体会了。比如不透明度的作用,不同混合模式对色彩的影响程度、色彩的统一度、混合模式组合、色相与色彩混合模式的区别等等(其实我非常想给大家把对比图做出来,这样就非常容易理解了,但是实在是懒)。
文章:photoshop学习网丨男 | Photoshop
谢谢
谢谢分享
转发了
谢谢分享
转发了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问题
CG学习网
广告及服务
关注我们
友情链接
百度 PS自学教程网 平面设计教学网 日语入门教学培训 厚涂教学网 CG原画教学网 在线学日语网 CG漫画教学网 CG插画师培训 平面设计学习网 平面视觉设计学习网 日语高考培训网 日语培训 AE教程网 PS厚涂学习网 CG原画师培训 PS学习网 日语考试网 高考日语培训网 小白学UI设计 游戏原画学习网 AI设计学习网 板绘学习网 AE学习网 后期调色学习网 PS学习网 CG绘画培训 板绘教程网 CG绘画教学网
©2019-2020 CG学习网 鲁ICP备15030858号-4
网站地图丨标签大全丨日语学习网丨不良信息举报